从统一渲染诞生说起 AMD如何面对显卡岔路口

时间:11-08-29 16:49 来源:天极网 作者:天极网 我要评论 相关内容

 

  Radeon HD2900 核心代号:RV600 发布日期:2007年5月15日

  R600时期,ATI刚刚经历并购事件,可谓正处于动荡时期,所以在新产品的研发上面收到一定干扰,不过我们仍能从R600的设计中看到当初ATI那种“敢打敢拼”的创新精神。除了我们之前讲到的统一渲染架构以及“4D+1D”VLIW5架构,R600还拥有创纪录的1024-bit环形总线技术,R600本身就拥有512bit显存位宽,AMD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Ring bus环形总线,可以等效1024-bit位宽,可惜限制于生产工艺,环形总线技术并未大规模普及。

  Radeon HD 3800 核心代号:RV670 发布日期:2007年11月15日

  经历R600的试水失败之后,AMD很快便推出了全新的RV670。RV670架构本质上没有改变,更像是R600架构的工艺改进版。RV670直接由原来的80nm、65nm一步跨入55nm制程工艺,核心面积因此大幅减少。其晶体管数量降至6.6亿,核心面积则从原来的408平方毫米减少至192平方毫米。另外去掉了1024-bit环线总线改用256bit,另外RV670还增加了对DX10.1 API和PCI-E 2.0支持,增加了RV 670缺失的UVD解码引擎,可完整支持主流高清编码的硬解。

  Radeon HD 3000系列产品同样是一代顶级显卡性能表现不济的产品,但是AMD做到了让核心面积大幅缩小的改进,虽然在性能方面AMD并没有占尽优势,但是AMD却得到了成本上良好的控制。而Radeon HD 4000则正是ATI真正显现他们SIMD架构优势的时候:

  Radeon HD 4000 核心代号:RV770 发布日期:2008年06月23日

  虽然改进版的RV670依然没能给AMD带来任何生机,但接下来的RV770却是AMD的扬眉之作。2008年6月份,AMD发布了基于RV770架构的第二代DX10.1显卡,RV770的SIMD阵列由RV670的4组增加到10组,纹理单元也相应地增加到10组,整体规格是上一代架构的2.5倍,流处理器单元达到了800个,SP单元的急剧增加也大幅提升了RV770的性能,AMD的VLIW5架构容易增加流处理器单元的优势渐渐显现出来。AMD依旧对VLIW5架构进行些小修补,另外RV770还放弃了使用多年的环形总线,估计是因为高频率下数据存取命中率的问题,回归了交叉总线设计,有效提高了显存利用率,并节约了显存带宽。

  RV770最为成功的并非它的架构设计而是AMD的市场策略。通过对55nm制程工艺的熟练掌握,RV770在规格翻了一倍多的同时并没有大幅增加核心面积,晶体管数量从6.6亿增加到9.56亿的同时功耗控制也非常出色(TDP功耗为110W,支持自动降频),所以RV770的成本很低,显卡上市直接切入消费者的心理价位,AMD的小核心策略赢得了市场成功。

  Radeon HD 5000 核心代号:Cypress(RV870) 发布日期:2009年9月23日

  在RV770算是一代成功的产品,也堪称SIMD架构达到的巅峰,而在2009年微软发布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7的时候,AMD也准时推出了全球DX11图形GPU——Cypress。借助趋于成熟的40nm新工艺,AMD将两颗RV770封装在一起,Cypress流处理器数量达到了疯狂的1600个,我们不得不感叹显卡”堆核“时代的到来。为了迎合DX11,Cypress加入了DX11的关键要素:曲面细分单元,使之可以更高效率的细分出更多的多边形和曲面。还增加了Eyefinity Display Contorllers,可以实现六屏输出,

  不过总得来说,Cypress相对RV770在架构方面改进有限,主要是新增了DX11新特性,另外利用40nm和新一代GDDR5显存在功耗控制方面相对出色。不过由于AMD并未全新设计整体架构,而自R600时代沿用的架构已渐显老态,仅通过加入一组Tessellation单元的方式支持DX11 API,Cypress"先天短腿"导致DX11性能不足的弊端开始显现,在DX11游戏的比拼中完全落败于NVIDIA稍后推出的 Fermi GF100系列GPU,要不是后者陷于40nm制程良品率的问题中难以自拔,相信Cypress的日子不会如此好过。

  Radeon HD 6800 核心代号:Barts 发布日期:2009年9月23日

  Cypress在DX11 GPU可谓第一个“吃螃蟹”,但其曲面细分能力的低下导致AMD在与NVIDIA的竞争中相当被动,稍晚发布的NVIDIA FERMI GF100系列采用全新架构,加入了针对DX11特别设计的PolyMorph Engine,得益于PolyMorph Engine,NVIDIA GTX400系列在需要大量复杂Tessellation运算的程序中表现相当强势。

 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,AMD发布了号称“北方群岛”Radeon HD6800。核心代号为:Barts的HD6800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设计,基本沿用了R600以来的VLIW5式SIMD流处理器结构,核心控制器却变成了两个,同时控制器指令缓存也变成了两份,Tessellator单元数量仍为1组,但规格升级为增强型的Tessllator Gen7。通过上述改进,Radeon HD6800系列显卡改进了中低等级别的曲面细分性能,但如果面对特别复杂的高级别Tessellator运算时几乎无任何改进。

  Radeon HD6800可以看做AMD对Cypress DX11性能缺陷的一种弥补,但事实上还是“换汤不换药”,通过升级曲面细分单元的方法无法根本改变其DX11性能贫弱的本质,而当NVIDIA摆脱40m良品率危机,推出升级版的GTX500系列显卡是,AMD真正的危机才算到来;哦。

  

 

  • 首页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下一页
  • 尾页
  • 翻页快捷键:←|→
    关注 52PK游戏网 微信公众号
    第一时间获取最火游戏激活码 最有趣游戏资讯